基本信息:
男,湖北仙桃市人;果树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2、1985、1989年分别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和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1998年起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1993-1995)、名古屋大学(1997)和山口大学(2001)访问学者,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1996-200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2002-2010);任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2011-2013)。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2009-)、柿分会理事长(2008-),干果分会副理事长(2001-);湖北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2005-)兼秘书长(法人代表)(1998-);湖北省科技特派员(甜柿产业,2009-2012);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10-2013);广西“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专家组成员(2011-;柿产业)。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落叶果树(2011-)、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2010)、果树学报(1997-)和园艺学报(2007-)编委;Scientia Horticulturae等4种SCI刊物审稿专家。第四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2008,意大利)科学委员,第五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2012,中国)召集人。
主要科研领域和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有(1)种质资源学;(2)细胞与分子技术育种;(3)基因组进化与分子系统发育。
主要研究内容有(1)柿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遗传多样性检测,遗传稳定性鉴定和经济性状评价;(2)完全甜柿自然脱涩基因资源的挖掘和育种应用;(3)主栽涩柿品种的甜柿化改造;(4)柿单宁的功能扩展和多元化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成果有(1)基本阐明大别山区稀有甜柿和完全雄性种质的起源、传播途径和分布现状;(2)基本阐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性状的生理机理及其育种应用途径;(3)利用我国特有的自然脱涩基因受显性基因控制的完全甜柿为亲本、常规杂交与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标记结合,建立了一套快速遗传改良技术体系(育种周期由20-25年缩短至7-8年);(4)利用脱落的柿幼果和制作柿饼后遗弃的柿皮为原料,开发出含柿单宁的金属吸附剂,可用于电子垃圾中贵金属和重金属的选择性吸附和高效回收。
选育品种有(1)易珍望,罗正荣,潘德森,吴汉初,周建设.完全甜柿新品种‘鄂柿1号’.园艺学报, 2004, 31: 699, 封三(通讯作者);(2)吴同乐, 罗正荣.早熟沙梨新品种‘华梨2号’.园艺学报, 2002, 29: 495(通讯作者)。
主编和参加教材和专著有(1)罗正荣,王仁梓.甜柿优质丰产栽培彩色图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2)罗正荣(第二主编).果树栽培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3年度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3)罗正荣(主编).普通园艺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00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2007年7月2日公布);(4)罗正荣(副主编).园艺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等项目1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科研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联系方式:027-87282677(o);luozhr@mail.hz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