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学院
教师简介

段天璟  男,1977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先秦考古学及考古学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1996年进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专业“国家基础学科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班”学习,2000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2002年9月被推荐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学及考古学方法论。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在吉林大学任教至今。2009-201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New York City)东亚系(East Asia Language and Culture Department)作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

曾参加长江三峡(2000、2002)、南水北调(2006)等国家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参与主持发掘河北省唐县南放水(2006年)、吉林省白城市双塔(2007年)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魏家窝铺201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撰写考古报告1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吉林大学社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专项项目、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等项目4项。参与主持发掘的2010年度内蒙古魏家遗址获2010年度“全国田野考古十大发现提名”。获2012年吉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二等奖,同年入选吉林大学“青年科研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支持。

 

教育经历

2009-201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New York City)博士后、访问学者
2002-2005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0-2002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2001年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及康乐事务署古迹古物办事处邀请,赴香港进行文物研究和整理工作)
1996-2000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本科生(2000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1、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中国早期文明的文化背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FKG006),负责人(在研)。
2、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与社会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80006),负责人(在研)。
3、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研)。
4、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以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陶器为例,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JC004),负责人(在研)。
5、东北及其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2008JJD780115),主要参加人(结项)。
6、夏时期环渤海地区文化互动的考古学观察、实践和思考,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6BS34),负责人(结项)。
7、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教育部专项项目(2007JJD780113),主要参加人(结项)。
8、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南放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部委委托项目,主要参加人(结项)。

 

新石器时代及早期青铜时代考古
1、《舞阳贾湖遗址墓葬分期研究》,《华夏考古》2006年第2期。
2、《二里头文化时期渭河流域的文化变迁——从“老牛坡类型远古文化”遗存谈起》,《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
3、《从塔照遗址看夏时期的燕山南部地区——夏时期燕山以南地区文化结构的形成》,《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4、《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
5、《京、津、保地区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物春秋》2008年6期。
6、《夏时期下辽河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刍议》,《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
7、《从文化变迁看二里头文化的排他式殖民扩张及影响——以中条山南北和江汉平原地区为例》,《新果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8、《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考古学文化浅析》,《江汉考古》2010年2期。
9、《南放水遗址夏和西周时期遗存的初步认识》,《考古》2011年4期。
10、《二里头文化时期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结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6期。
11、《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研究的重要发现————2010年赤峰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与启示》,《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东南文化》2011年4期。
13、《朱开沟遗址分期的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10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考古学方法论
14、《解析陶器:从实践到理论的尝试》,《考古与文物》2007年1期。
15、《再谈“标本”》,《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9日第七版。
16、《陶器岩相分析在史前陶器产地和交流研究中的应用》,《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考古发掘报告及简讯
17、《奉节县刘家院坝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
18、《奉节县头堂包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
19、《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22日第二版。
20、《河北唐县南放水遗址2006年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4期。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
21、《舞阳贾湖墓葬的统计学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3期

著作: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

《唐县南放水——夏、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

 

近期参加的主要国际学术活动。

——2009年3月27日 应邀参加美国纽约考古学会年会

——2009年9月16日,应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彭克玉大使和夫人的邀请,参加了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招待会。

——2009年9月19日,在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和中联部的安排下,代表大纽约地区的中国公派访问学者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和华尔街接受了韩国KBS电视台采访。

——2009年10月25日应邀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Early China Seminar) 作主题演讲。——2010年2月2日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考古研究中心Columbia Center for Archaeology)作讲座。

——2009年12月2月访问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 Museum)

——2010年2月,访问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