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奎,男,1965年3月生,农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获植物生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博士学位。
1989年7月~1997年8月在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主要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曾任副主任;1997年9月~2000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曾任植物生理生化教研室主任,目前担任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实验示范中心副主任、植物科技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药用植物技术协会秘书长等。
主要研究和获奖情况:1996年参加农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饲料中蛋白质等六项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1999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质和钙调素对作物硝态氮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2000年起参加武汉市转基因重点项目“转基因强生根棉的培育”,该项目于2004年11月通过武汉市科技成果鉴定。2002年开始进行“转座子标签系统向棉花基因组的导入及其诱发基因突变的研究”,分别于2002、2005年获准生物技术领域国家专利2项(ZL02115460.O,ZL01138378.X),2002年至2004年在荷兰国际植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室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2004年度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料作物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并顺利通过验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棉花转基因技术创新及rol基因强生根棉培育”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杨业华、王学奎、吴征彬、刘海燕、姚明镜);作为第三完成人参加的“棉花高产优质兼抗病虫新品种选育技术及华抗棉1号推广”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吴征彬、杨业华、王学奎、张楚河、章继华、付玲、张金发、杨玲、习桂梅、王火明)。
目前主要从事黄连、苍术、何首乌、黄精、白及等药用植物的栽培、育种及其资源评价研究,2013年起分别被聘为“利川市金土源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利川市箭竹溪黄连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组成员。
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全国普通高校“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一部,获得国家精品教材一部;副主编全国普通高校“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一部;主编“英汉植物生理生化词汇”、副主编“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现代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