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1995.8-2012.7 南京财经大学(原南京经济学院)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从事贸易经济学教学与科研
1996.1-1999.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2.2-1995.7 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及贸易经济系系副主任、主任,从事贸易经济学教学与科研
1977.12-1982.1 安徽财贸学院贸易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教学情况
1.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贸易经济学》课程情况:
①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贸易经济0811和0812班,95人,36H
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贸易经济0911和0912班,92人,36H
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贸易经济,1011和1012班,93人,36H
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①贸易经济学:必修课,周2学时,2007级、2008级、2009级、2010级贸易经济专业,共计学生367人
②市场与流通理论(与课程组老师合上):对象:产业经济及贸易经济专业研究生(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必修课,周4课时,共计126人
3.指导毕业论文:
五年内,贸易经济本科生毕业论文共计19篇,指导硕士学位论文15篇。
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教育部,2005-2006,主持人(教高司函[2005]212号);
②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国家教育部, 2008,主持人
5.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①创新创业教育:高等商科教育新使命,《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年6月17日
②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③高等财经院校经济类专业规范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1期(CSSCI)
④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财贸经济》2006年第4期(CSSCI)
⑤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①“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
2005,(1/5)
②“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国家教育部,2005,1/12
③贸易经济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育部,2008,1/15
④《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精品教材, 2007 ,江苏省教育厅,主编
7.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21世纪贸易经济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组织)
学术研究
1.现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作用)
①基于流通创新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研究(70973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2012
②国际金融危机与企业生存环境研究, 省哲社规划课题,2009,09JD003
2.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①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及其绩效——基于大型零售商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管理世界》,2008.8(第一作者)
②论商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第一作者)
③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财贸经济》2008.1(第一作者)
④商人雇主制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发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3(第一作者)
⑤流通革命与流通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作者)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社科联,2010.12(2/2)
学术兼职与荣誉
任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为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获1996年国家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为江苏省政府2000年颁发的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梯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