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青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专业。是学校首批学术带头人。担任华北地区高校金工研究会理事,参加中国石油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等学术团体,2002年12月,被承德市科技局聘为市科学技术专家。1987年评聘为讲师,1995年评聘为副教授,2002年评聘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河北科技大学聘为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被列为河北省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入库人员。
苏海青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改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焊接检验》等课程,并主持指导过机械类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参加主持机制、焊接专业的创建与实践训练基地建设,主持参加机制专业全国高工专示范性专业的试点验收,主持参加焊接专业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建设等工作。曾担任机械工程系金工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副主任等职务,1999年9月代理机械系主任,2000年3月任机械系主任。曾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苏海青教授在金属材料、金属工艺学和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任副教授以来,参加过的教研科研项目有18项获得校级以上成果奖,其中省部级成果奖5项;主持完成了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激振式疲劳试验机的研究》通过新技术鉴定;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担任主审、副主编或参编的正式出版教材7部。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高工专机械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专题研讨会。
苏海青教授目前主持的校级以上立项的教研科研项目3项,参加的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其中主持研究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是教育部立项课题的子课题,该课题是继我校机制专业被评为全国高工专教学改革示范性专业后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化。主持研究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是焊接专业教育部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核心研究内容,该课题研究中引入了加拿大CBE(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国情和校情在焊接专业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形成了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产学合作教育体系;并在试点专业中率先开展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对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