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熊才平,男,1970年10月生,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七专题:“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直接参与研究专家。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0年获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出站。2003年至2009年6月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4年破格副教授,2007年破格教授,2007年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2009年7月至今于华中师范大学任教,教授三级。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与政策、信息技术与教育均衡发展等。社会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CBE)理事。
主要成果:
著作:
1.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科学出版社,2008.12,主编;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合著;
3.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主编;
4.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 ,主编。
论文:
1.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教育研究,2012.6;
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教育研究,2010.4;
3.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教育研究,2007.3;
4. 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3;
5. 多角度审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教育研究,2004.7。
项目:
1. 子平台首席专家: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计划”(鄂教文[2012]223号),项目起止时间:2013.1--;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71273108], 项目起止时间:2013.1—2016.12;
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研究”(10YJCZH187), 项目起止时间:2011.1—2013.12;
4. 主持:第三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网络教学环境构建与异地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003260], 项目起止时间:2011.1—2012.12;
5.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信息技术促进乡、镇中心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教技函[2007]70号), 项目起止时间:2008.1—2010.12;
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70503023],项目起止时间:2006.1—2008.12。
获奖:
1. 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教社科[2013]2号),获奖项目:“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2. 2010年3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政发[2009]79号),获奖项目:教育信息化新视界(丛书)共8册;
3. 2008年3月,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社科规办〔2008〕3号),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 2007年9月,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排名:1/3;
5. 2005年9月,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排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