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文化类型与中国文明的形态
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本讲介绍
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要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首先就要了解中国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本讲通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两大世界主要文明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文明对传统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剖析了工业文明的到来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冲击以及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扫码下载APP
随时随地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