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课程的开发设计顺应时代需求,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文化为素材资源,从“视觉观看”与“媒介理解”这个独到的角度切入,构建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和应用等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博雅气质。 课程将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体现文化素质教...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国家级《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是南京师范大学创新开发的素质教育课程。2004年向全校本科生开设,2009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提出“从共享到共生”的课程建设理念并付诸实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课程负责人应邀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专题讲座,并在联合国文明联盟官方网站上传课程资源,反响热烈。
11.1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课程的开发设计顺应时代需求,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文化为素材资源,从“视觉观看”与“媒介理解”这个独到的角度切入,构建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即对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和应用等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博雅气质。 课程将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体现文化素质教...
课程简介
时代背景
视觉符号的结构与功能
媒介演变与媒介素养
东西方“看”行为的历史变迁
读图时代“看”行为的忧虑
读图时代“看”行为的意义
“视觉性”素养与媒介素养概念解析
视觉素养概念及其与媒介素养的关系
培养策略: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侧重与融合
培养方法
资源开发
信息时代知识表征的类型简介
知识可视化理论与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征
中国古建筑文化意义与当今新建筑
陶瓷:水、火、土交融的升华
雕塑:石头的歌吟 凝固的舞蹈
民间刀舞下的平面影像
以汉字为元素的设计与实践
中西服饰文化之异同中西服饰文化异同与历史价值
服饰文化的当下意义
饺子:龙的传人特色宴
月饼:中国人的诗意美食
绘画艺术概述
中国绘画艺术与民族传统
中国画的媒介解读与应用
书法的源流、构成与风采
书法文化与笔墨的意义延伸
摄影:光影的瞬间 永恒的定格
影视:光影中的时光之舞
FLASH理论探讨
Flash实践训练
现代设计艺术
民族要素与应用及其案例
978-7-5651-0486-2
张舒予
7-214-03727-0
张舒予
理论课(含实验/实践)
文化素质课
40.0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教育学类
人文教育
文科 理科 工科
20459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