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学概论

国家级

人类拥有悠久而精彩的文明历史,各种原因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记载着大量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是人类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如何更精确而快速地发现遗存,增进遗存发掘的科学性,更丰富地揭示实物遗存中的潜信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一步交叉融合形成的科技考古学科正担当此重任。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科技考古学是方兴未艾的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具有十分看好的发展前景。《科技考古学概论》课程,对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基本方法及其该学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等,进行概括的阐述。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以上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   科技考古学概论课程在本校开设于 1988 年,当时主要授课对象为考古专业和文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属专业基...

教学单元
  • 第1章 科技考古学的出现
    • 01-01

      考古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章 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
    • 02-01

      科技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作用

  • 第3章 科技考古学的发展简史
    • 03-01

      萌芽期、形成与发展期、科技考古学前瞻

  • 第4章 科技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
    • 04-01

      理论、基本方法

  • 第5章 科技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05-01

      科技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技考古学与科学技术史的关系、科技考古学与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关系

  • 第6章 考古勘探
    • 06-01

      遥感考古、物探、化探、GPS与GIS的应用

  • 第7章 水下考古
    • 07-01

      水下考古的特点、水下探测、水底打捞及其他

  • 第8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
    • 08-01

      文物的采集、出土文物的清理与修复、文物的保存

  • 第9章 考古测年
    • 09-01

      树木年轮测年、碳同位测年、释光测年、其他测年法

  • 第10章 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的研究
    • 10-01

      形态分析、形象观察、显微分析、组成成分与结构及制作工艺研究

  • 第11章 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
    • 11-01

      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发展及其意义、分析方法、古陶器与青铜器研究

  • 第12章 生业考古
    • 12-01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古代食性研究

  • 第13章 古代人骨的研究
    • 13-01

      人骨的形态学研究、牙齿人类学研究、古病理、古DNA

教材
  • 主教材
    科技考古学概论
    ISBN:

    7-04-017909-1

    主编:

    赵丛苍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辅助教材
    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
    ISBN:

    978-7-5010-3397-3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 辅助教材
    科技考古学
    ISBN:

    784-5-5465-2456-5

    主编:

    陈铁梅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辅助教材
    科技考古进展
    ISBN:

    978-7-03-036739-6

    主编:

    王昌燧

    科学出版社
课程信息
课程类型:

理论课(含实验/实践)

课程属性:

专业课

课程学时:

36.0

学校:

西北大学

学科门类:

历史学

专业大类:

历史学类

专业类:

考古学

适用专业:

考古学 文物保护学 文博等

学习人数:

6172

评论数:

4

教学团队
  • 赵丛苍

    课程负责人

    教授

  • 凌雪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刘成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陈 靓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孙丽娟

    主讲教师

    讲师

  • 温睿

    主讲教师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