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汽车理论课程试图使学生牢固掌握汽车的基本性能以及性能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从事汽车工程的研究和汽车工业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目标定位于国际一流水平,建设成为紧跟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精品课程,为培养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 课程性质与定位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为汽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
汽车理论
国家级以力学为基础,阐述汽车的行驶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通过性),研究在满足这些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汽车设计参数的相关原则,并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汽车行驶性能。
《汽车理论》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汽车理论课程试图使学生牢固掌握汽车的基本性能以及性能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从事汽车工程的研究和汽车工业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目标定位于国际一流水平,建设成为紧跟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精品课程,为培养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 课程性质与定位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为汽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汽车的功率平衡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
电动汽车的研究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概述
轮胎的侧偏特性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汽车操纵稳定性和悬架的关系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
汽车的侧翻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双轴汽车的振动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
车辆主动与半主动悬架系统
978-7-111-02076-9
余志生
理论课(含实验/实践)
专业课
48.0
清华大学
工学
机械类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3826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