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

国家级

《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改良家畜遗传素质,高效优质生产量多质优畜产品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学科。该课程网络资源丰富,除教学课件、教案等基本资源外,还有品种图库、育种词典、在线自测等特色资源,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拓宽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家畜育种学是以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分子遗传学等为基础,研究家养农业动物新品种(系)选育和繁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畜禽育种史和育种文化,畜禽遗传资源评价和利用,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畜禽育种规划、选择理论与技术方法,畜禽新品种(系)培育,繁育体系与育种组织,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和方法等。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主干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合格的动物科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单元
  • 第1章 绪论课及品种
    • 01-01

      绪论

    • 01-02

      品种

    • 01-03

      绪论及品种 习题作业

  • 第2章 家畜的性状
  • 第3章 选择的作用
  • 第4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与方法
    • 04-01

      影响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因素

    • 04-02

      提高选择反应与改良速度的措施及遗传进展和遗传趋势的估计

    • 04-03

      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 04-04

      习题作业 数量性状选择效果与方法

  • 第5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一):单性状育种值估计
  • 第6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二):多性状育种值估计——选择指数
  • 第7章 质量性状与阈性状的选择
  • 第8章 近交
  • 第9章 品质选配
  • 第10章 种群选配——杂交繁育与纯繁
  • 第11章 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及其在商品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1-01

      利用杂交法生产商品畜禽的意义

    • 11-02

      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

    • 11-03

      利用杂种优势与互补性的措施

    • 11-04

      杂种优势表现规律 习题作业

  • 第12章 配套系及其利用
  • 第13章 新品系的培育
  • 第14章 新品种的培育
  • 第15章 育种新技术
  • 第16章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
  • 第17章 实习
    • 17-01

      畜禽品种识别

    • 17-02

      种猪测定舍及拍卖现场参观

    • 17-03

      综合选择指数的制订

    • 17-04

      应用BLUP法估计育种值

    • 17-05

      系谱的编制,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计算

    • 17-06

      计算机技术在家畜育种中应用

教材
  • 主教材
    家畜育种学
    ISBN:

    978-7-109-11850-8

    主编:

    刘榜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辅助教材
    家畜育种学
    ISBN:

    978-7-109-06986-2

    主编:

    张沅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辅助教材
    家畜育种学
    ISBN:

    7-109-00638-7

    主编:

    内蒙古农牧学院

    中国农业出版社
课程信息
课程类型:

理论课(含实验/实践)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课程学时:

48.0

学校:

华中农业大学

学科门类:

农学

专业大类:

动物生产类

专业类:

动物科学

适用专业:

动物科学 动植物检疫

学习人数:

4857

评论数:

51

教学团队
  • 刘榜

    课程负责人

    教授

  • 赵书红

    主讲教师

    教授

  • 余梅

    主讲教师

    教授

  • 樊斌

    主讲教师

    教授

  • 李长春

    主讲教师

    教授

  • 朱猛进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曹建华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李小平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徐学文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李新云

    主讲教师

    副教授